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途徑主要是直接灑向地面、就近排入河道或通過下水道入河等。農村污水排放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不少農戶在新建房屋和舊房衛生設施改造中,雖然建有三格式化糞池,但卻沒有排放設施,而是依靠土壤滲透,這種方法雖簡便,卻嚴重污染了周圍的地下水; 二是即使有排水系統,絕大多數也是合流制排水,且一般采用明溝排水,由于沒有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加之農藥的大量使用、畜禽糞便隨雨水流入溝渠,一到晴天氣味難聞,嚴重污染著農村生活環境; 三是農村往往有灌渠貫穿其中,隨著各家各戶普遍使用沖水廁所,各種污廢水未經處理大量排入灌渠,對農業灌溉用水污染頗大。
工藝流程:
含有各類漂浮物、雜質的污廢水進入化糞池,經過厭氧發酵后自流流經格柵渠,拿掉大顆粒漂浮物,之后的廢水自流進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均衡水質和水量后經污水泵進入進入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在經過厭氧+好氧+沉淀+后的廢水可達標排放。
二級處理工藝流程為“調節池→生物氧化→"。污水通過化糞池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前部設置自動格柵。調節池內設水泵,污水進入好氧池進行生物處理,好氧池進入池,達標排放。
農村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采用的主體工藝以A/O(厭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藝為主。隨著生活污水處理要求的不斷提高與多元化需求,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藝也作為主體工藝運用到新農村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A/O工藝是由厭氧和好氧兩部分反應組成的生活污水生物處理工藝,污水進入厭氧池后,與回流污泥混合。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在這一過程中大量吸收污水中的BOD,并將污泥中的磷以正磷酸鹽的形式釋放到混合液中。混合液進入好氧池后,有機物被氧化分解,同時聚磷菌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正磷酸鹽到污泥中。由于聚磷菌在好氧條件下吸收的磷多于厭氧條件下釋放的磷,因此污水經過厭氧-好氧的交替作用和二沉池的污泥分離作用,達到除磷的目的。
調節池:提供對污水處理負荷的緩沖能力,防止處理系統負荷的急劇變化;減少進入處理系統污水流量的波動;在控制污水的pH值、穩定水質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減少中和作用中化學品的消耗量;防止高濃度的有毒物質直接進入生物化學處理系統;當污水減量時時,仍能對處理系統繼續輸入污水,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
格柵:進過兩道格柵,其中粗格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漂浮物,細格柵主要去除水中一些細小的顆粒及懸浮物,以保證后續生物處理單元有效進行,同時防止大顆粒物質降低產品使用壽命。
初沉池:去除可沉物和漂浮物,減輕后續處理設施的負荷;使細小的固體絮凝成較大的顆粒,強化了固液分離效果;對膠體物質具有一定的吸附去除作用;一定程度上,初沉池可起到調節池的作用,對水質起到一定程度的均質效果,減緩水質變化對后續生化系統的沖擊;可在初沉池前投加含鐵混凝劑,強化除磷效果。含鐵的初沉池污泥進入污泥消化系統后,還可提高產甲烷細菌的活性,降低沼氣中硫化的含量,從而既可增加沼氣產量,又可節省沼氣脫硫成本。
水解酸化:水解酸化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水解的目的主要是將原有廢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性有機物,主要將其中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轉變為易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污水的PH值減少污泥產量,以利于后續的好氧處理。去除廢水中的COD,部分有機物降解合成自身細胞。在混合厭氧消化工藝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為混合厭氧消化過程的甲烷發酵提供底物。而兩相厭氧消化工藝中的產酸相是將混合厭氧消化中的產酸相和產甲烷相分開。因此設置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整個系統對有機物和懸浮物的去除效果,減輕好氧系統的有機負荷,使整個系統的能耗相比于單獨使用好氧系統大為降低。